国轩高科三季度营收破百亿,动力电池市占率连续攀升
国轩高科在第三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创下历史新高,动力电池市占率连续六个季度呈现攀升态势,该公司业绩持续向好的背后,反映了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产品质量控制力,这一表现预示着国轩高科在未来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中将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10月24日,国轩高科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其中第三季度营收101.14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68%;归母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提升514.35%。
就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国轩高科表示,业绩增长除受公司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外,主要源于非经常性损益,公司早前与奇瑞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并持有其股份,因奇瑞汽车港股上市带来公允价值大幅变动收益。
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9.33%,市场人士表示,主要系动力电池装车份额稳步提升、储能业务持续增长,以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带来的盈利持续改善。此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57亿元,同比增长87.72%。
行业层面,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动力及其他电池累计产量1121.9GWh、装车量493.9GWh,同比增长51.4%和42.5%,其中9月全国装车量76GWh,创年内新高。储能市场热度更甚,据GGII数据统计,前三季度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430GWh,达2024年全年水平的130%,动储双轮高景气度形成支撑。
进入第四季度,产能利用率仍将维持高位。据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对行业Top20电池厂调研数据,10月中国市场动力、储能电池排产量172GWh,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45.8%,其中储能电芯排产占比约40.3%,头部企业产线满负荷运转。
动力电池:市占率连续6季同比攀升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国轩高科1–9月国内装车量达到26.27GWh,已超去年全年装车量,市场占有率5.33%,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装机份额连续6个季度同比提升。
增大动力源于两大支撑:一方面核心客户持续放量,前三季度吉利、奇瑞、上通五菱、零跑等主要合作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超7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直接带动装机需求提升。另一方面是产品结构升级,电池配套在中高端市场不断扩大。国轩高科是奇瑞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电池供应商,奇瑞星纪元 ES、星纪元 ET、风云 A9L等多款C级车型均搭载国轩高科电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推动盈利改善。此外,双方还将在新车型开发及国际业务上共同布局,致力于实现长期共赢。
储能业务:全球认可度提升
前三季度,公司斩获并执行多项储能系统订单,包括日本电池展期间签署的超7GWh储能合作意向、与ACWA Power签署的1.2 GWh海外项目订单,以及在北美RE+展会期间与多家企业达成的合作意向。
海外项目落地成效显著,日本两个储能站已进入日本一次调频市场并可按容量获得额外收益,美国Lower Rio项目并网运行。海外大型项目实现批量落地,运行平稳,意味着经济性与产品可靠性得到验证,为全球复制奠定基础。
在项目落地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推动储能产品的性能与系统集成能力升级。5月推出的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较前代成本降低约20%,部署周期缩短50%,设计寿命延长至25年。凭借技术实力,公司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Tier 1电池供应商名单,并被标普全球评为2025年Tier 1储能系统供应商,国际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未来增长潜力:技术突破与全球合作打开天花板
在高端电池技术领域,公司全固态与准固态电池领域双线布局,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方面,已建成0.2GWh实验线,良率达90%,并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计划于2026年落地。准固态电池方面,G垣准固态电池的“001”号测试车累计行驶里程上万公里,多家车企匹配车型正在测试中,12GWh量产线建设正稳步推进。
此外,与大众集团的深度绑定成为国轩高科全球化发展的核心支点。合作项目已从规划进入实质落地阶段,4 月大众标准电芯项目产能规划从20GWh扩至28GWh,10月大众安徽"与众07"车型申报搭载国轩高科电池,标志着合作进入量产导入期。
大众集团的全球市场地位为公司带来广阔增量空间,2025年1-8月其海外电动车销量达 78.6万辆,同比增长68.7%,市占率从12.3%提升至16.6%位居首位。根据大众战略,2026年起旗下电动车将陆续导入标准电芯,2030年应用比例超80%。西部证券分析认为,国轩高科已获大众标准电芯定点,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其全球电动化浪潮。
同时,国轩高科海外产能布局同步推进,欧非、亚太等地区生产基地已投产,其中德国哥廷根工厂,5MWh液冷储能系统已实现德国本地化生产。公司还在斯洛伐克、摩洛哥等地布局动力电池年产能力项目,全球供应能力与成本优势将逐步显现。
2025年8月,公司宣布进入小动力市场,布局低空飞行器、电动船舶、工程机械、电动两轮车等多元应用场景,预计2025年年底产品矩阵将由48项扩充至100项。从市场空间看,仅在两轮车领域,“铅酸换锂电”正催生千亿级市场,小动力有望成为公司继动力、储能电池之后的第三增长极。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huii.cc/show/5366.html发布于 2025-10-27 14:03:0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麻辣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