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回款230亿,现金流暴涨6倍,这家AI龙头杀疯了!

访客 2025-04-25 15:00:00 27691
回款230亿,现金流暴涨6倍,这家AI龙头杀疯了!摘要: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月月· ··提起AI,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两个字——烧钱。作为这几年最火热的风口,AI一直被寄予厚望,...

回款230亿,现金流暴涨6倍,这家AI龙头杀疯了!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月月

· ··

提起AI,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两个字——烧钱。

作为这几年最火热的风口,AI一直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未来最大的财富增量。但从现阶段来看,不管是做技术的,还是做应用的,全部都在烧钱。

有数据为证,仅去年一年,微软、谷歌、亚马逊和 Meta 四大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总投资就超过了2000亿美元。这就给整个AI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考:

AI赛道这么烧钱,怎么改善现金流,在持续投入的情况下维持经营?

4月21日,AI龙头科大讯飞交出了一份很有看点的成绩单。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3.4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96.50亿元增长18.7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4.95亿元,同比增长613.39%,创历史新高。

显然,科大讯飞的“造血”能力正在显著回升,对疲于“烧钱拓荒”的AI行业而言,也提供了一个迈向商业价值兑现的参考样本。

1.

/回款230亿,科大讯飞自我“造血” /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的AI行业大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融资烧钱大战。

虽然整个行业从表面上来看烈火烹油,但绝大多数AI企业都没有解决自身的“造血”问题。巨额的资金投入,却没有换回对等的实际收益,于是有业内人士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一边是商业化落地,一边是高研发投入,押注AI的企业就像在走钢索,明明知道前途光明灿烂,但眼下更关键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科大讯飞2024年的经营数据,其实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自我“造血”。

去年,科大讯飞全年营收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时隔两年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期,归母净利润为5.6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9.36%至1.88亿元,毛利同比增长18.7%至99.5亿元。

回款230亿,现金流暴涨6倍,这家AI龙头杀疯了!

这些数据的增长意味着盈利能力正在恢复,但光能赚钱还不够,健康的经营性现金流,才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

截至2024年末,科大讯飞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4.95亿元,同比增长超6倍,创造了历史新高。

现金流大涨,主要靠销售回款。数据显示,去年科大讯飞的销售回款近230亿,回款率达到了98.14%,创五年以来新高。

据了解,去年年初科大讯飞就专门成立了回款工作部,帮助前端销售加强回款工作。在业绩说明会上,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还进行了补充:

“主要通过优化回款工作机制创下这一纪录,包括加强常态化回款催收工作、形成了更好现金流的GBC业务架构、G端业务通过优选客户和政府专项债提升了回款及时性。”

科大讯飞年报发布后,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国盛证券等多家机构给出了“跑赢行业”、“强烈推荐”、“买入”评级,可见这份经营成绩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回款230亿,现金流暴涨6倍,这家AI龙头杀疯了!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讯飞的业绩增长态势已经延续到了2025年。

今年第一季度营收46.58亿元,同比增长27.74%,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68%和48.2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8.54%。

2.

/核心业务势头“凶猛” /

“造血”能力显著提升,离不开核心业务的发力。

去年,科大讯飞核心业务增长动能强劲,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8.86亿元,同比增长27.58%,营收占比近34%,已成为第一大业务。

回款230亿,现金流暴涨6倍,这家AI龙头杀疯了!

具体来看,开放平台实现收入51.72亿元,同比增长31.33%,其中2024年新增开发者数量达224万,聚集超过802万AI开发者团队。

截至2024年年末,讯飞开放平台已开放806项国际领先的AI能力及方案,开发超过294万款生产级AI应用;大模型开发者达102万,开发出17万款大模型应用,产生的大模型API日调用量同比增长超763%,成为国内最大的大模型开发者生态平台。

智能硬件实现收入20.23亿元,同比增长25.07%。其中多款C端硬件产品如翻译机、录音笔等不仅成功出海,且海外销量不断飙升。今年,智能硬件将重点关注两个领域:

一是穿戴式设备,耳机、眼镜等正在积极关注;
二是基于讯飞星火在医疗领域的大模型能力,将重点关注医疗硬件。

另一核心业务——智慧教育业务,去年实现收入为72.29亿元,同比增长29.94%,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到31%。

回款230亿,现金流暴涨6倍,这家AI龙头杀疯了!

以学习机为例,去年销量实现翻番增长。业绩说明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计划全力推广学习机,一季度学习机的销量实现翻番增长,线下渠道的布局也会进一步加强。

核心业务的增长动能,离不开产品的商业落地。董事长刘庆峰特别提到,要加强“产品化”,他解释道:

“产品化程度越高,毛利率和利润会更加有保障。我们会让销售体系中产品占比越来越高,定制成本越来越少,需要做加法的项目越来越少,能做乘法的产品越来越多,这样毛利转换成利润的比例就会越来越高。”

此外,科大讯飞在汽车、医疗、企业AI解决方案业务上均取得突破,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2024年,上述三大板块对应收入分别为9.89亿元、6.92亿元、6.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16%、28.18%、122.56%。

3.

/重金投入研发,筑牢技术底座 /

今年以来,AI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DeepSeek的强势崛起迫使多家厂商调整战略,部分初创公司选择退出大模型赛道,全力押注应用开发。

在这一行业变局下,一些投资者关心,科大讯飞是否会持续投入星火基座大模型?对此,刘庆峰态度明确,不仅要做,还要下大力气,他说:

“坚持1+N,我们有能力,国家有需求!”

讯飞星火大模型正式发布于2023年5月6日,两年间经过多次技术迭代,形成了“1+N”的整体布局体系,“1”是指通用底座大模型,“N”是指以底座大模型赋能教育、医疗、汽车、办公、工业、智能硬件等多个行业领域,目前已成功站稳中国大模型第一梯队。

“在当前基于预训练和强化学习的算法基础上,基于全国产算力,科大讯飞有能力把底座模型做到业界最好。”刘庆峰称。

4月21日,讯飞星火X1升级,在模型参数小一个数量级的情况下,全面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 R1。

要知道,讯飞星火是唯一基于全国产算力底座训练的大模型,早在大模型研发初期,科大讯飞就和华为紧密合作,坚定选择以国产算力平台为基础训练大模型,从“飞星一号”到“飞星二号”,持续构建自主可控的AI技术体系。

虽然这条路并不好走,但这种自主可控的战略价值,在中美科技博弈已进入深水区时愈发凸显。在业绩说明会上,刘庆峰表示,关税战对讯飞当前业务的影响比较小,国际化还是要继续推进。

“谁的科技最强、产业链最具备韧性,谁就能笑到最后。”

当然,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AI研发离不开持续投入,这也是现金流改善、“造血”能力提升对于AI企业持续经营的一大重要意义。

2024年,科大讯飞研发投入达45.8亿元,同比增长19.37%。其中大模型研发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及大模型应用落地等方面,新增研发投入7.4亿元。

回款230亿,现金流暴涨6倍,这家AI龙头杀疯了!

这种研发投入正在形成“技术突破-产品落地-商业变现”的良性循环。

2024年全年,科大讯飞大模型解决方案中标项目数达91个、中标金额达8.48亿元。根据《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监测报告》,去年全年科大讯飞大模型项目中标金额和中标数量均位列第一。

当然,尽管这几年AI赛道一直在狂飙,但从目前来看,仍然处于商业化大规模爆发的前夜。

对于未来的发展,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要抢抓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根红利,在完全自主可控的平台上把通用底座大模型做到第一梯队,永争行业第一,不仅仅是跟随,要在算法上持续研发和创新。

这就意味着科大讯飞仍然要坚持重金投入研发,筑牢“技术护城河”。

对此,刘庆峰提到,未来毛利的增速会比研发投入增速更快,从而使得研发占比逐渐下降,释放更多的利润。

随着应用规模的持续扩大,由数据驱动的“模型算法-产品价值-业务增长”商业飞轮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