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里程80后董事长被留置,民营医院壮大该“快”还是“慢”?
关于新里程80后董事长被留置事件引发关注,在此背景下,民营医院的壮大速度成为热议话题,一些人认为应该加快步伐,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另一些人则主张稳健发展,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事件引发对民营医院发展模式的思考,同时也提醒行业人士需注重合规经营,确保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偏离医疗本质,新里程董事长留置事件引发对民营医院发展速度的讨论,涉及市场化与医疗质量的平衡,事件也提醒行业人士注重合规经营,确保民营医院的稳健发展。
文|投资者网
7月,公司公告收到董事长林杨林家属的通知,林杨林被太原市小店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公司确认林杨林先生近期无法履职,但强调"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并推举董事许铭桂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近年来,公司通过收购实现扩张,但也面临业绩增长的难题。深层次看,民营医院扩张的本质是一场"快""慢"路径的选择,这需要公司及行业共同思考和摸索。
资本运作的老炮
2022年,曾经的民营医疗第一股恒康医疗被批准重整计划。此前,该企业因粗放式的收购和经营而暴雷。接盘方为新里程健康集团,其联合多家财务投资人对公司重整、更名,并直接持股公司24.23%。
也是此时,林杨林走到舞台中央。作为80后,其曾任北大医疗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CEO。2014年,该基金成为新里程健康集团的大股东,林杨林由此进入集团任职。
重整恒康医疗前,新里程健康集团最为市场熟知的资本运作,为收购山西焦煤集团旗下的医疗机构,包括太原西山医院、西山古交医院和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
2024年,山西纪委监委通报晋能控股(2020年起与山西焦煤集团整合)原副董事长李鸿双对晋煤总医院违规改制负主要责任。林杨林被留置是否与该事件有关,目前暂无定论。
本就长袖善舞资本运作的新里程健康集团,入主后开始驾轻就熟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
2022年,公司收购泗阳医院;2024年,公司以3.2亿元收购关联方重庆新里程的全部股权,增值率达33.09%。其中,重庆资产的核心业务主体有金易医院、盛景医院、百鞍医院、康华医院。公司对外表示,选择重庆主要是强劲的区位优势、规模及成长优势和战略价值,计划未来通过"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将该区域打造成8亿元至10亿元营收的医疗集团。
很明显看到,公司是以不断收购实现业务膨胀。截至2024年,公司在辽宁、河南、江苏、江西、四川、重庆分别成立六大区域医疗中心,拥有3家三级医院、14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共计24家医院。
娴熟的运作后,目前还未有明显成效。一方面,医保基金监管趋势有所变化。另一方面,医疗机构的盈利本就有一定爬坡周期。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7.99亿元,同比下降2.95%。其中,医疗板块实现30.46亿元,同比下降3.01%。同期,泗阳医院、重庆新里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2亿元、3.3亿元,净利润各自为508.7万元、1066.51万元。
扩张的"快""慢"抉择
2024年,民营医院迎来一波风雨。国家医保局出台一系列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政策,各地民营医院的违规案例被曝光。
2024年11月到今年1月,重庆新里程控股的盛景医院被当地医保局三次处罚,违规行为包括过度诊疗、重复收费、串换诊疗项目、将不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纳入医保基金结算被处罚。根据处罚结果,该医院被要求退回医保基金损失超30万元。
(来源企查查)
不止如此,2025年公司旗下的兰考县第一医院被列为被执行人,涉案金额26.05万元。该医院在当地医疗市场份额领先,为公司重点的区域医疗中心。
民营医院扩张的本质是拿到牌照资质的情况下整合医生资源,逐步产生品牌力。过往,民营医院多依赖托管、合作等轻资产模式壮大,之后"由轻到重"的转化趋势愈发明显,方式涵盖体外培养、直接收购等。
早前,不少民营资本通过并购国企改制医院实现第一步,以此拿到医保定点资格。但相对公立医院,民营体系吸引优质医生的方式仍在探索过程中。同时,不同于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单赛道服务机构,综合性医院的厚雪长坡属性更加明显,患者之间的口碑相传是市场很难感知,但极其重要的盈利催化剂。
换句话说,单家民营医院有自己的爬坡周期,如实现盈利、盈利规模抬升等。这个过程中,是选择"快"还是"慢",一直是各家企业的权衡。
对此,公司在扩张的过程中,遵循的逻辑包括场景延伸和区域下沉。场景延伸是针对老龄化需求,构建"医院+护理院+居家医疗"的医养结合模式。区域下沉是渗透三四线城市及县域,抢占基层医疗市场。
本质上,公司的路径或是区别公立体系,覆盖公立医疗未触及的领域。同时,公司扩大床位规模,泗阳医院东院、崇州二医院新院区、盱眙恒山肿瘤医院等重点机构将合计新投入超2000张床位。
但这种急火猛攻,还未给公司业绩带来明显的释放效应。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96亿元、0.26亿元,各自同比下降16.49%、9.35%。
不止如此,今年6月甘肃证监局公告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经查,2023年公司未按相关会计准则将股权回购义务确认为负债;崇州二医院、盱眙恒山中医医院的在建工程项目未严格按照工程进度暂估在建工程金额;盱眙恒山中医医院未按规定将以出让形式取得的建设用地计入无形资产科目。
因为上述财会核算不规范,公司2023年和2024年的部分时段财报存在披露不准确情形。而且,既然民营医院趋于重资产模式,夯实资金也成了必然。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4.14亿元。
2022年以来,公司一直在推进定增事宜。2024年,公司董秘曾表示,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定增进展未达预期。今年4月,公司公告定增新计划,最高融资3亿元,较2022年方案的6.86亿元有明显下调。
或许,民营医院的运营在佐证一个道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公司走向何处,值得继续追踪。(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