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69岁老人茂县避暑走失:电话手表定位误差一度影响搜寻,获救地距定位点近10公里

访客 2025-08-24 14:12:01 49239
一位69岁的老人在茂县避暑时走失,因电话手表定位误差,搜救工作一度受阻,在距离定位点近10公里的地方找到了老人,此次事件提醒人们,在使用科技产品时要留意其局限性,同时加强老年人的安全保护。

8月20日下午,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游客在茂县凤仪镇走失,家属苦寻2小时无果后选择报警求助。茂县公安局在接到报警后,调动凤仪派出所民警、“羌城义警”综治力量和“蜀警飞鹰”警航队搜寻。

老人电话手表的定位显示在一处民房,但搜救人员在定位点附近5公里~10公里范围搜索,都未发现老人踪迹。警方连忙调整搜救思路,通过天网监控和人脸识别技术锁定老人行走轨迹。最终,经警方与群众全力搜救,在深山沟壑中找到走失的老人。此地距定位点的距离将近10公里。

69岁老人茂县避暑走失:电话手表定位误差一度影响搜寻,获救地距定位点近10公里

老人获救

69岁老人走失

电话手表定位偏差,地毯式搜索未果

8月20日17时56分,茂县公安局接到游客杨先生紧急报警,称他们在此避暑,69岁的妻子胡某(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于15时许在坪头村走失。由于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且当地地形复杂,家属搜寻两小时无果后选择报警。

接警后,警方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通过天网监控和人脸识别技术锁定老人行走轨迹。当天,胡婆婆从坪头村出发后,沿滨河路行走至凤仪镇静州村大沟组后失去踪迹。为抢黄金救援时间,茂县公安局情指中心同步调动凤仪派出所民警、“羌城义警”综治力量和“蜀警飞鹰”警航队,构建空地一体搜寻体系。然而,静州村大沟组周边山沟纵横、山势陡峭、树林茂密,复杂的地形给搜寻工作带来极大阻碍。全体搜救民辅警,克服环境困难,持续开展空地协同搜索,直至深夜仍未发现胡婆婆的踪迹。

69岁老人茂县避暑走失:电话手表定位误差一度影响搜寻,获救地距定位点近10公里

警方动用无人机夜间展开搜索

在现场,家属与胡婆婆通话,胡婆婆无法说出准确位置。“她一会说在老家附近的公园,一会儿说在家里。”一名参与搜救的民警介绍,搜救人员在电话手表定位附近5公里~10公里范围搜索,“都是山和民房,全部都搜完了,地毯式的搜寻都没搜到。”

失联20小时后

老人在沟壑中被找到,距定位点近10公里

8月21日,警方改变了搜救方式,通过天网监控和人脸识别技术锁定老人行走轨迹,同时发动群众展开寻找,发现线索。

69岁老人茂县避暑走失:电话手表定位误差一度影响搜寻,获救地距定位点近10公里

民警查看监控,寻找老人踪迹

21日上午8时许,村民的一条线索让搜索出现转机,静州村大沟组群众反映,曾在夹山墩发火沟(小地名)附近疑似看到胡婆婆。当时,天空突降大雨,山路湿滑泥泞,搜救难度陡增。获知新线索后,茂县公安局副局长季万美带队冒雨挺进山区,组织搜救队伍向夹山墩周边扩大搜寻范围。11时30分,在当地水果种植基地负责人及群众的协助下,搜救队在夹山墩发火沟附近找到了走失的胡婆婆。发现老人时,遭遇风雨袭击的胡婆婆正蜷坐在树林下的草丛中。经检查,老人身体并无大碍。搜救民辅警迅速为其披上外套保暖,小心翼翼地将她从陡坡背下,安全护送上警车。

69岁老人茂县避暑走失:电话手表定位误差一度影响搜寻,获救地距定位点近10公里

老人安全获救

“她电话手表定位的地方是个民房附近,找到她的地方是一处海拔将近2000米的山上的一处沟壑中。”参与搜救的民警介绍,手表定位地点和找到老人的地点相距将近10公里。

“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警察和乡亲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失联20小时后,老人被成功找回,看到胡婆婆平安归来,家属紧握民警双手,再三表达感激之情。

目前,老人已与家人团聚,身体状况稳定。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图据茂县警方

(来源:红星新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