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并购重组组合拳瞄准20万亿市值目标
深圳正通过并购重组策略,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挥出强有力的“组合拳”,目标市值高达20万亿,该市致力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基础能力,通过并购重组加速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此举旨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深圳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日前,深圳市发布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力争到2027年底,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千亿级市值企业20家。
受消息刺激,10月23日,深圳国资板块震荡拉升。建科院(300675.SZ)、广田集团(002482.SZ)、深赛格(000058.SZ)等个股竞价一字涨停。开盘后,特发信息(000070.SZ)、特力A(000025.SZ)等股也快速封板。
深圳锚定“三年千亿”并购目标
据了解,《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制定了十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发挥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支持深圳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值,助力深圳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新优势。
在工作目标上,《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底,辖区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千亿级市值企业20家。并购重组市场量质齐升,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落地一批行业示范案例。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随着9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的召开,改革高质量收官的内涵进一步清晰。
业内人士表示,真正高质量的并购重组既是微观层面企业快速成长、做大做强的路径,也是中观层面推动产业整合升级与创新能力突破,以及宏观层面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与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催化剂,也是多维度的共赢。
并购重组热潮涌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自去年9月发布“并购六条”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主要以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并购为主。同时,当前并购市场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企业越来越注重市场化运作与商业逻辑的深度融合。
在重点任务方面,《方案》提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推动重点产业集群能级提升。
同时,《方案》鼓励企业在合成生物、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赛道上积极开展并购重组,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可以发现,并购重组主要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在美国市场中,以亚马逊、微软、苹果、英伟达等科技股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凭借持续成长为美国市场的核心力量,而持续不断的并购操作,正是这些企业成长为科技巨头的关键路径。通过并购,实现了产业链整合、技术升级与规模扩张,从而巩固了市场地位。
根据深圳证监局的数据,自去年发布“并购六条”至今年6月,深圳上市公司公布并购重组预案215笔,160笔重组事项披露交易金额,合计超过450亿元。其中既涉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也有民营上市公司,既有同行业并购,也有围绕补链强链开展等类型,并且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和战略方向展开。
具体来看,比亚迪(002594.SZ)收购Jabil Inc.(捷普)旗下在华移动电子制造业务,拓宽智能手机零部件业务,大幅改善比亚迪电子客户与产品结构;立讯精密(002475.SZ)通过收购Qorvo(威讯联合)旗下在华半导体资产,推动公司业务向射频前端模组封装方向延伸,深化其在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垂直整合能力,同时提升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供应能力。
此外,盐田港(000088.SZ)、华润三九(000999.SZ)等公司也在积极运作并购重组相关事项,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并购重组是产业深度、技术高度、生态广度的综合较量,不仅为企业开辟了快速扩张和转型升级的渠道,助力企业获取技术、人才、市场渠道等关键资源,也成为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多措并举构建金融支持体系,破解并购融资难题
为解决并购重组的“钱从哪来”问题,《方案》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在融资渠道上,鼓励企业综合运用现金、股份、定向可转债等多种工具,并探索开展非居民并购贷款、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等创新试点。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着力构建“耐心资本”体系。《方案》提出,将引导“20+8”产业基金积极参与优质并购项目,支持天使母基金、种子基金参与并购标的培育,鼓励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为项目提供接续型融资,形成“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诸多举措将为具备长期价值的并购项目提供稳定、长期的资金支持,避免短期逐利行为。
分析人士表示,相关政策将为企业并购提供关键资金支持,破解融资难题,又能精准引导资本流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通过协同并购强链补链,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圳的并购重组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从盘面表现看,10月23日,深圳并购重组概念股走强。截至中午收盘,建科院收获20CM涨停,广田集团、深赛格、深物业A(000011.SZ)、特发信息等多股实现10CM涨停。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huii.cc/show/5232.html发布于 2025-10-23 15:01:2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麻辣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