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股份核心业务盈利乏力,却豪掷300亿转型意欲何为?
大为股份核心业务盈利不足,却计划投入300亿进行业务转型,面对这一举措,市场对其意图产生疑问,摘要如下:,大为股份面临核心业务盈利困境,决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业务转型,此举引发市场关注,公司意图通过转型寻求新的增长点,改善盈利状况,具体转型方向及实施细节尚待进一步揭晓。
曾经的“缓速器第一股”大为股份(002213.SZ),其转型之路堪称跌宕起伏。
大为股份自2020年至2021年通过收购正式布局存储芯片领域,形成“双主业”发展格局后,却深陷业绩泥潭,2023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1亿元,半导体业务毛利率仅1.39%,新能源相关项目进展缓慢,诸多问题缠身给公司未来发展蒙上一层阴影。接下来,大为股份的转型之路究竟路在何方?
半导体业务“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仅1.39%
大为股份成立于2000年,前身为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汽车缓速器,2008年登陆深交所,成为A股“缓速器第一股”。2018年,大为股份启动战略转型,涉足信息技术产业。
随即,在2020年和2021年,两次出手收购了深圳市大为创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60%、40%的股权,实现对其100%控股,并更名为“大为股份”,正式切入存储芯片领域,逐步形成“半导体存储+智能终端”与“新能源+汽车”双主业战略。
不过,大为股份的转型之路异常坎坷。在切入半导体领域后,公司业绩因行业周期下行而出现剧烈波动。受宏观经济政策放缓、消费电子需求下降、贸易争端等因素影响,半导体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下行周期,相关公司业绩承压,大为股份也未能幸免。
从业绩数据看,大为股份此后两年连续亏损,累计损失金额达到1.15亿元。2023年至2024年,该公司实现归母净亏损分别为6663万元、4841万元。大为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受行业结构调整及新项目尚处于投入期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大为股份的费用支出同比增幅明显,其中销售费用达到1389万元,同比增长64.76%,管理费用达到4177万元,同比增长14.85%,反映出转型过程中的持续投入与风险控制压力。
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半导体行业需求逐步复苏,但大为股份的业绩却并未出现明显起色,其亏损状态一直延续到2025年。今年前三季度,大为股份实现归母净亏损752.6万元;扣非归母净亏损为824.8万元。
盈利能力方面,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大为股份的半导体业务收入虽实现增长,但毛利率仅为1.39%,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3个百分点。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羸弱,迫使公司谋求全面转型。
322亿的饼画得有点大
除半导体业务外,大为股份的传统汽车业务也在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不过因相关项目进展缓慢,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较小等问题,该公司遭受了颇多质疑。
大为股份表示,随着缓速器市场趋于成熟,且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传统汽车业务的主要产品电涡流缓速器,产品结构较单一,降低了公司汽车事业部抵御行业变化风险的能力。公司已逐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业务,推动公司汽车业务的改革转型。但从数据来看,2024年大为股份的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2284万元,营收占比仅2.18%,毛利率为-13.01%,该业务对公司业绩的贡献较为有限。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为市场热点,资本争相布局,大为股份也一头扎进去,试图分一杯羹。
2022年12月底,大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桂阳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拟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建设含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锂电池产业链项目、新能源专用车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20亿元。2个月前,大为股份刚刚宣布参股公司大为弘德与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新能源专用车生产项目投资合同,项目总投资约102亿元。
令人费解的是,大为股份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拟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额度已经高达322亿元,而2022年其账面货币资金仅1.1亿元,公司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7278.55万元、1200.46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43.53%。
2019年至2022年,大为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8亿元、3.88亿元、8.57亿元、8.3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1万元、899.4万元、1548万元、1598万元。即便如此,大为股份要布局220亿元规模的项目还是令人感到意外和震惊。
2023年,大为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定增不超过10亿元,其中拟投入7亿元建设郴州锂电新能源产业桂阳年产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一期)。上述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的规模产能。中泰证券数据显示,通常40吨至50吨原矿可以提取一吨碳酸锂。按照公司年产4万吨碳酸锂的计划,每年要开采160万至200万吨原矿。
令人疑惑的是,当初大为股份与桂阳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时,公司还要建一个年处理能力800万吨的原矿采选基地。若按这个处理规模,反向计算下来一年可以足够让公司生产出15万吨左右的碳酸锂。作为行业龙头之一的天齐锂业,2023年项目建成并投运后,公司的锂化工产品总产能才超过11万吨/年。
据了解,该矿区内主要为蚀变花岗岩高岭土(伴生锂)矿和云英岩脉型锡锂矿两种类型,氧化锂品位仅有0.22%。为确保拥有低成本优质的碳酸锂原材料供应,大为股份还竞拍获得郴州市桂阳县大冲里探矿权。但是矿山开采需要完成从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过程,并不是拿到矿权就能开采。
如今,距离2022年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已过去近3年,项目进展略显缓慢。2024年11月,大为股份宣布延长定增预案议案的有效期至2025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此前一段时间碳酸锂的价格不理想,公司或因此想把节奏放缓一些。
聚焦存储芯片业务能否破局?
从市场表现来看,大为股份的股价自2025年10月以来快速拉升,至今累计涨幅达到36.02%。其间,大为股份曾在10月24日、27日、28日连续涨停,收获3连板。当时市场对存储芯片概念的炒作持续火热,大为股份受到资金青睐,显示出资金对其存储芯片业务的未来发展仍抱有较高期待。
有分析人士指出,大为股份与其选择跨界“锂电”,不如投入更多资源到与自身主业密切相关的存储芯片领域,积极推进LPDDR5规模化量产及高端移动存储方案研发,如果成功突破,有望进一步打开信创及AI服务器市场,提升毛利率至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
在技术层面,根据公司披露,大为股份的产品认证已获突破,LPDDR4X进入运营商体系,LPDDR5认证也在推进中。目前,DDR5/LPDDR5渗透率加速提升(2025年全球占比超40%),大为股份现有产品仍以DDR4为主,后续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无论如何,大为股份此前的转型之路稍显坎坷,今后的路究竟如何走,还需要公司管理层好好谋划一番。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huii.cc/show/5794.html发布于 2025-11-05 14:10:2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麻辣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