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取通知书为何必须由邮政承运?你不知道他有多牛
录取通知书由邮政承运是因为邮政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的特点,能够确保重要文件的准确投递,邮政部门拥有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专业的配送人员,能够处理大量邮件并确保及时送达,邮政部门在历史上一直承担着传递重要文件的责任,其信誉和可靠性得到了广泛认可,选择邮政承运录取通知书能够保证录取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让学生和家长放心。
高考分数出炉后,家长再次热议录取通知书可否选用顺丰等快递公司承运。
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早点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向有关部门提议使用顺丰快递,哪怕到付也能接受,为此顺丰快递能否承接通知书业务的话题都上了热搜。
依照往年惯例,最早一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即将在7月初由中国邮政承运送达。具体来说,提前批的录取通知书一般在7月初开始发放,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间大约在七月中旬。当然不同批次的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有所不同:7月初发放的是提前批,考生大约在七月中旬收到。本科一批一般在7月中旬发放,考生大约在七月下旬收到。本科二批一般在7月下旬到8月初发放,考生大约在8月初到8月中旬收到。高职(专科)批一般在8月初发放,考生大约在8月底到9月初收到。
从发放到考生收到通知书,一般需要十天左右,和顺丰快递的次日达有明显的时效差,于是有不明真相的网友跟着起哄,认为中国邮政送录取通知书太慢了,使用顺丰的话能减少家长焦急等待的时间。许多人在邮寄文件或者小物件时,追求时效性的就选择顺丰或京东,没有太强时效性的就选择四通一达。为什么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其他重要文件只用中国邮政?
你不知道邮政有多牛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身着一身绿色工作服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邮递员被很多人亲昵地称之为“绿衣天使”,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的时代,“绿衣天使”承载着异地亲友们之间的情感串联,也成为诸多考生高考后最愿意见到的“幸运星”。
很少有人知道,在1998年以前都没有邮政,在那之前邮政与电信属于同一部门,统称为邮电局,那时候邮政的运营业务只有邮票、邮寄信件、汇款发行刊物、以及包裹等,几乎没有盈利甚至会出现亏损,而电信因为电话和宽带的普及,成为了盈利大户。但当时两家同属一个系统,电信需要拿出不少利润来补贴邮政,邮政才能支撑下去。这种关系直到1998年邮政和电信的分家。
电信从邮电局分出单干之后,成了富得流油的企业,邮政由于电话的普及,信件邮寄量锐减,以及集邮市场趋于没落,邮递包裹又贵又慢逐渐被新兴快递公司取代,日子过得愈发艰难。仅在1998年,失去了电信的补贴,邮政就亏损了近180亿元。但国家不会眼看着邮政倒下,为邮政制定了8531计划,具体来说就是中国邮政改革的前四年国家都有补贴,第一年补贴80亿元,第二年补贴50亿元,第三年补贴为30亿元,第四年补贴降至10亿元。这也是国家相信邮政的盈利能力,相信他们能在4年间扭亏为盈。
好在邮政自己也争气,在2001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整体盈利并不多,毕竟邮政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惠民为使命。直到2007年3月,邮政开通了金融服务成立邮储银行,拓宽了邮政的盈利渠道。邮储银行不负众望,在2016年和2019年分别在港股和A股上市,成为双股银行。
中国邮政之所以与顺丰、京东等民营企业相比显得冷清,是因为他们各自的业务线和业务对象不同。顺丰等民营的快递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化运作,通常围绕商业活动展开,哪里能挣钱就把市场开到哪里,哪里不挣钱就不会开设网点,这也就有了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包邮”的现象,而偏远地区如西北、西藏等地就不在包邮范围,这些地方的快递基本还是以邮政为主,电商卖家的成本相对较高,只有邮政不嫌弃不赚钱的生意。
中国邮政和民营快递公司有本质不同,其首要职责是以惠民为主,以保障公民通信权为主,盈利次之。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邮政的主要业务就分布在乡镇。开设了超过5万个网点,超过35万个便民服务点。截至2024年中国邮政网点达50.1万个,覆盖范围包括全国所有市县乡(镇),并通达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在内的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邮快合作建制村覆盖率已达75%,包括最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比如人迹罕至的阿拉善沙漠。73.5%的服务网点与78.5%的投递网点是设立在乡村地区的。
中国邮政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邮政法》的保驾护航,比如《邮政法》明确规定,邮政车辆在运输邮件时享有优先通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这让邮车拥有高于普通车辆的路权。严格来说,《邮政法》部分规定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存在交叉,表面上看两者是平级法律,但在实际执行中,邮政因承担通邮使命而具有优先权,比如邮政车辆在轻微违章的情况下,交警需先放行,以确保邮件准时送达。
法律规定中国邮政有全国最高的路权,前段时间,一辆普通的邮政快递车撞坏了一个县的限高杆,邮政车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当地路政还须赔偿邮政车的维修费用,甚至连夜拆除了限高杆——你可以限高,但是不能限邮政的高,邮政车其实才是公路上真正的“隐形大佬”。
它不仅能无视限高杆、优先通行全国道路,甚至能直达珠峰大本营、南海三沙市,连太空都有它的邮局。珠峰邮局设立在海拔5200米的高山上,三沙邮政局设立在南沙群岛,而在地球最南端,中国邮政设立了长城科考站。甚至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之中,中国邮政也在空间站里拥有一席之地。因为这些涉及国家的重要信息,只有中国邮政可以进入。
于是中国邮政除了拥有行业最老的资历之外,还是最有权力的一家,从“使命必达”的口号中就可见一斑,但凡在中国境内,哪怕再偏僻的角落,也能够做到“必达”。正是拥有这样的实力,中国邮政也是低调的世界500强,他们覆盖的业务范围远超顺丰和四通一达。邮政车已经成为地表最强运送车辆。
法律给邮政“开绿灯”,不是为了让它“横行霸道”,而是为了保障公民通信权,它是全国唯一合法送高考试卷、法院传票、录取通知书、驾照、汽车牌照、政府公文等的承运者。高考后大家关注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送达任务,只有中国邮政才能保证送达。对考生而言,安全收到录取通知书才是首要考虑,而非运送速度。按《邮政法》相关规定,如果中国邮政方面遗失了考生的录取通知书,中国邮政出具相关证明,和录取通知书有同等效力,这一点无论是哪家快递公司都无法做到。
邮政不仅有最高的路权,连车里的邮件都受法律保护——除非涉及国家安全或刑事案件,任何人不得私自开拆、扣留邮件。这也尽可能地保障了录取通知书的安全送达。甚至中国邮政的邮戳,都具有法律效力,在法院打官司时,都是无可置疑的“铁证”,很多著作者都知道,把自己发表的文章用中国邮政给自己寄一份,邮戳的日期就是自己文章的知识产权日期,如果牵涉到版权官司,这是法院认可的直接证据。
年营收1.7万亿元的巨无霸
2025年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公布了中国邮政2024年营收状况,2024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937.0亿件,同比增长19.2%。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50.8亿件,同比增长21.5%。2024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又贵又慢的中国邮政竟然是年营收1.7万亿元的巨无霸。作为对比,快递行业龙头大哥顺丰在2024年营收只有2844亿元,营收体量只有中国邮政的1/6。“四通一达”在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中通422.8亿元、申通471.7亿元、圆通690.3亿元、百世187亿元和韵达485.4亿元,这五家快递公司没有一家营收规模突破千亿,和中国邮政的体量相比,差距甚大。
当然现在的中国邮政一方面保持着对乡镇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在更新升级自己的设备。邮政现在采用的都是全货运飞机机型,全国拥有7.1万辆邮运汽车。并且,邮政开通了次日达和次晨达业务,正在努力改变“运输慢”的形象。
一旦中国邮政能全面落地次日达和次晨达,以中国邮政的网点基数,以及62.67万人的庞大员工规模,无论是顺丰、京东还是“四通一达”,都无法与之匹敌。
这下焦急等录取通知书的家长们该放心了吧?中国邮政使命必达,这真不是跟你吹牛,有这样的“霸道总裁”给考生送通知书,你还在担心什么?
作 者 |梦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