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染黄毛是公司福利、为躲HR赶人在厕所工作到凌晨三点” ,多少打工人以进大疆加班为荣?
近日有关大疆公司的传闻引发社会关注,传闻中提到免费染黄毛作为公司福利,员工为了躲避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而在厕所加班至凌晨三点,这种现象反映出一些员工对于在大疆加班的自豪态度,过度加班和工作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公众对公司工作制度的质疑和关注,大疆公司应该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上个月,大疆发布了一条“硬件工程师岗位揭秘vlog”。
出镜的工程师看起来都相当“叛逆”:一位染着梦幻粉紫渐变长发,一位挑染了半头黄发,三七分鲻鱼头狼尾造型。
“为什么大疆的工程师都没有黑头发?”
有人说这种刻板印象奇怪但真实,自己去大疆研发部门逛一圈,五颜六色的头顶浓度远高于其他大厂。
在所有科技大厂里,大疆对员工的选拔标准以“极高”闻名。大疆的产品经理面试难度被称为“地狱级”,等待面试的毕业生说自己“紧张到手脚发凉”。有人入职了大疆两年,内推了7个博士,但没有一个人进入面试。大疆或许是唯一一个,当你搜索“面试”时,满屏只能看到“凉经(失败经验)”的公司。每年秋招,“被大疆选中”是应届毕业生的至高荣耀。
一面是蓄着挑染鲻鱼头、穿着度假花衬衫的工程师,一面是地狱级的面试难度——
“大疆想要的人才,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疆员工五颜六色的头发仿佛成了一种公司怪谈。
大疆天空之城园区内的确有一家内部专供理发店,员工们可以用大疆发的GT币(一种在园区内消费的电子币)去剪发染发,相当于公司出钱你给你换发型。
“在大疆上班的任务之一是薅免费的染发。”
在大疆,没人会觉得染发、纹身、带大金链子对工程师来说是一件奇怪的事。
这里每个人都很会玩儿,“没有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的人”。李源2024年在大疆实习,她的正职同事们把狼人杀和吃午饭都做成了SOP。吃午饭去哪条街、选哪个馆子、有什么菜、营业时间和注意事项,像一份正式工作文档,“创造力随时随地都在溢出”。
或许是源于自家产品“旷野”气质的感召,大疆的员工都疯狂热爱骑行。经常能看到员工穿着紧身骑行服来上班,公司里也有专门停放公路车的房间。
可能是因为太爱了,大疆顺手把自行车做成了产品:8月11日,大疆首批电动自行车Amflow系列在美国门店发售,起价7499美元。
大疆工程师们有自己的穿搭法则。夏天的深圳多雨,以前工程师们经常会穿着拖鞋来上班。2019年大疆进行整改,其中一条规则就是“不允许穿拖鞋上班”。
如今大部分大厂新人的画像都可以被归纳为三个关键词,“踏实苦干”“愿意学习”“抗压力强”。唯独在大疆,员工们说这家无人机公司想要的是“只有我最聪明,别人都不行”的人。
应聘者进入大疆前要先经历一轮性格测试。如果性格测试没有通过,即便前面的面试表现再优秀,也可能被淘汰。
性格测试有100道题。包括经典的哲学思想实验“电车难题”:轨道上绑了5个人,一辆电车正在驶来,你可以拉动拉杆改变车的轨迹,但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你怎么选?
性格测试中的问题还包括,“你认为存在所有人和和气气做好一个项目的可能性吗?”易卓17年入职大疆做移动端开发工程师,当时他选了“存在”,后来和其他同事对答案,大家一致认为,“不存在”才是汪滔(大疆创始人)心目中的标准答案。
大疆认为,天才需要自傲,即便你不是真正的天才,你也必须相信自己是天才。大疆的企业价值观“激极尽志”,每一个字都指向“极致”。
文科生们为进大疆争破了头。文科实习岗位少,但待遇惊人,曾有人爆料HR实习生一个月工资一万元,“顶你在其他大厂实习三个月”。李源从大二开始向大疆投简历,三次没过初筛,第四次,在她去500强外企实习6个月后,终于拿到了大疆RoboMaster(机甲大师,简称RM)赛事部门运营的offer。
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的RoboMaster比赛已经成了大疆招聘技术人员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大疆那支出圈的硬件工程师vlog里,两位工程师都来自当年RM大赛的战队。
比赛内容相当科幻:每个学校的战队带着自己研发的机器人在场地里进行射击对抗,最终目标是推倒对方的基地。
比赛本身也是一个筛选过程:你首先得信仰它。每届RM大赛周期长达一年,有的选手大学四年除了上课的时间都耗在了这场比赛上。但RM又不像其他国家级赛事那样权威,如果以保研或拿奖为目的,性价比极低。学校给实验室的资金不多,一些战队要自己做周边、拉赞助来换取研发经费。
参加比赛的选手往往都把大疆当成圣殿。打进国赛的选手在大疆面试时优势显著,去年开始大疆向RM AWARD工程师开放了校招二面直通,“你有没有为一个比赛拼命过四年?”
大疆就这样将全国高校里年轻且顶尖的热血机甲工程师们聚在了一起。
大疆员工的独特感源于,比起其他大厂,“大疆更酷”,这一点在2017年时尤为显著。
2017年前后,大疆正在狂飙。2018年年初,大疆发布“御” Mavic Air随行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的重量只有430g,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智能避障技术,迅速成为当时全球无人机市场最受欢迎的消费级无人机。
和一群“天才”一起工作的感觉是,好像随时可以创造出下一个商业奇迹。
易卓入职时大疆才刚刚成立11年。但工程师们认为,他们当时对标的应该是谷歌、苹果这样的世界顶级科技公司,“他们做得出来的,我们照样可以”。
大疆曾被工程师们视为乌托邦。工程师在产品开发的整个流程中都享有极大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大到,工程师们可以反驳产品经理的想法,可以决定一个产品是否延期发布、是否改动功能,甚至是否砍掉这条产品线。产品部门的领导大多也是从技术部门晋升上去的。
那么产品经理呢?“产品经理主要负责说服老板让这个产品通过。”
易卓在2017年同时拿到了大疆和腾讯的offer。那时腾讯就是国内互联网绝对的头部,股票在三年间几乎翻了五倍。而易卓的offer是部门负责人直发的,给出的待遇可观。易卓拒绝了腾讯,理由是“大疆的产品更酷,腾讯不够酷。”
腾讯的部门负责人生气地问他,“你是不是傻?”
但大疆员工都对“大疆更酷”这一点深信不疑。当时大疆内部,工程师们相互称呼对方为“genius(天才)”,而产品经理则被称为“神”。
“天才”们自然得有“天才”的待遇。有人透露,大疆今年的校招算法岗位月薪3.5万起步,15薪,年薪至少50万起。在“好奇大疆到底赚多少”的帖子下,回复是,“三年买车五年买房十年买坟”。
即使在2017年,你去问一个刚毕业的大疆工程师觉得自己能挣多少,得到的回答也会是“三年内50万,五年内年薪百万”。这不是什么远大目标,是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值的价值”。毕竟当时,“所有人都觉得30一杯的喜茶是它该有的价格。”
一次全体会议上,老板曾向大疆的员工传达警示,“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儿”。如果在别的公司,员工们大概率会觉得自己干的活儿少了。但在大疆,听到这句话后,员工的反应是,老板都这么说了,那我们赶快下班吧,还干这么多活儿干嘛?
老员工甚至对汪滔都有点“看不上”。“他都能开这么大公司,我肯定也行”,这也是后来很多技术骨干离开大疆后决定自己创业的原因,易卓说。
某种程度上,这证明汪滔确实招到了他想要的“天才”。汪滔自己也是这种人:大三从电子科技大学退学,去香港科技大学重读本科,毕设是“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但答辩当天起飞失败拿了C。三个月后,汪滔带着改进后的无人机样机创立了大疆。
“为啥你们都管创始人叫汪滔?”我问李源。毕竟2025年了,大疆也不再是一个创业公司,而是一个“准大厂”。你很难想象华为小米的员工在公司里聊起老板时都直呼“任正非”“雷军”。即使在腾讯,至少也得称呼英文名Pony以示亲切,而不是全名马化腾。
“不然喊什么,喊老板吗?”李源想了想,“反正我想象不出来有人喊他老板的样子。”
天才们也得加班。
和所有大厂一样,作为'中国顶级科技大厂的大疆加班严重。规定下班时间是7点半,但晚上11点半才是多数员工的“正常”下班时间。
李源的正职同事一次跟她说,我今天6点下班。李源惊讶,怎么这么早?同事回答,是早上6点。
大疆给每个员工的工位上配备了一张可以从桌子底下拉出来的单人床。通常员工们用这张床午睡,但显然床的存在让通宵加班变得更加顺理成章。
和其他大厂不一样的是,大疆员工加班的原因除了“活儿干不完”,还有一种“我干的活儿是真有意义,我必须干好”的使命感。
在大疆,每个人都急于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所以会不断地挑战对方的创意、思路,提出更优解。但大家的目标一致——把产品做到极致,这种相互比拼就成了一种共同进步的动力,易卓说。离开大疆后,易卓再也没有感受过“加班的激情”。大厂年轻人早早变成了“老油条”,工作的唯一目标似乎就是赶快晋升。
今年三月,大疆“强制员工9点下班”上了热搜。
据媒体报道,2月27日,大疆各个部门的HRBP准时在晚上9点到各楼层赶人下班。被“强制下班”打工人像消防演练一样在几分钟内被“疏散”。对于不肯走的人,HR会亲自到工位上“关心”,劝他们下班,有人一周被HR“关心”了三次。
“人生第一次被赶出公司。”
但赶人政策只是解决了工位上的员工,没有解决加班。项目进度不会因为强制下班而延期交付,该熬的夜一点没少。有人说看到同事在HR赶人时躲进厕所,等HR走了回到工位上干到凌晨三点再走。
大疆突然开始“反内卷”,可员工们开心不起来。在媒体报道里,技术部门员工蔡珉表示他担心反内卷代表大疆开始“降本增效”,提前下班的下一步可能是再砍掉员工福利,或是直接降薪。
还有员工推测强制下班和老板突然开始极力推崇“健康工作”理念有关,因为老板这两年开始格外关注“健康”,甚至有猜测汪滔开始信佛了。而对此,另一个备受热议的是“特殊文化”是,大疆总部的食堂是全素的。
于是嫌素食吃不饱的“疆兵”们攻占了隔壁的传音食堂。去年8月,前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上吐槽,“听传音的人说,传音食堂都是挂dji工牌的,自己快吃不上饭了。为什么呢?因为dji老板吃素,所以dji食堂都是素菜。”
随着强制下班规定、素食食堂的推行,员工们开始察觉大疆的大厂味儿变得更浓了。
2019年是大疆这家企业“天才成年”的转折点。大疆内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反腐公告显示,涉案采购额高达7500余万元,造成损失超过10亿元。在那之后,更多“华为系”“阿里系”员工跳槽进了大疆,内部对工程师的称呼从“天才”换成了“同学”,员工被要求人手一本瑞·达利欧的《原则》。
“由于众人皆知的“众人皆知Frank(汪滔英文名)极端崇拜任老板,能感觉到公司内的华味儿也是逐渐萌生。”一位华为工作8年后加入大疆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大疆近两年开始积极跨界扩张,而每一次跨界又往往跨得旁逸斜出、出人意料——做扫地机器人。网友调侃“大疆做的扫地机器人应该会飞吧”。不过也体现了外界对大疆这次的产品理念尤其关注。
DT财经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大疆创始人汪滔对产品的严苛在业内广为人知,行业流传着一个说法:他亲自砍掉的项目“多到能填满一面墙”;另一方面,“从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创新来看,这是一家真正懂得如何将复杂技术转化为用户价值的公司。”有投资人称。
虽然越来越有股大厂味,但这家科创届的乌托邦公司依然带着神秘色彩。
2022年9月,大疆搬入新总部天空之城。新总部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由两栋分别高212米和190米的超高层塔楼组成,被形容为“原教旨主义般的高技派建筑”。
新总部的楼层之间建造了多个空中花园供员工休息,每个人的工位上都配备了一把超万元的人体工学座椅 Aeron Chair。“搬入天空之城”被员工们视为反腐之后,大疆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大疆也似乎在从早期还带着草莽气质的“天才创业者”,开始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厂。在此之前16年中,大疆一共经历了6次迁址——这也是这个公司发展迅猛的另一项证明。
“天空之城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大疆将从一个内敛、低调的状态变得更加开放。”大疆新闻发言人张晓楠说。
人人怀念“经济上行”,人人知道“经济上行”已经远去,大疆员工仿佛浓缩了梦想干一番事业的打工人对“经济上行”的美好想象——“染头,展现个性,在livehouse讨论工作,然后回来继续加班做出很酷的产品。”
编辑|橘总
作者|肘子
设计|胖兔
封面图源|小红书@喜欢打RM的小粉
参考资料:
1.经济观察报《大疆开始赶人下班》2025.03.10
2.爱范儿《大疆刚刚发布了自家史上最大产品:一座天空之城》2021.10.2
3.DT商业观察《大疆扫地机,走不了老路》2025.09.12
4.硬氪,《大疆成年,天才转身|反光镜》,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