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天润乳业面临困境,无爆品难破局与暗藏的博弈

访客 2025-10-28 14:00:06 82619 抢沙发
天润乳业面临困境,缺乏爆品难以破局,公司正在经历阵痛期,暗藏着一些挑战和难题,尽管面临压力,但天润乳业正在寻求解决方案,并努力寻找突破点,目前尚无明确的迹象表明公司已经找到了突破困境的方法,需要持续关注其后续动态以观察其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

出品|刻度财经

天润乳业疆内营收稳增10.16%,疆外降13.68%,暴露区域乳企全国化困局,需借爆品与行业周期红利破局。

"守得住家乡,迈不出远方",这是多数区域乳企的成长桎梏,天润乳业的2025年三季度业绩,将这一困境具象化地摆在了台面上。这家扎根新疆天山北麓的区域乳企龙头企业,交出了一份充满矛盾感的2025年三季报。

这份2025年三季报里,营收6.78亿元,净利润同比骤降77.6%,天润乳业以稳字诀巩固本土基本盘,却在疆外扩张中遭遇增长滑铁卢。还藏着渠道低效、产品依赖、风控不足的隐性隐忧。

图源:天山乳业2025年三季度报告

一边是社区门店加密、渠道质量升级的本土深耕,一边是经销商扩容却难抵竞争压力的外拓受阻,更核心的是,天润乳业缺乏爆品支撑的渠道扩张。

天润乳业的"守"与"攻"背后,藏着区域乳企全国化的共性难题,资源禀赋如何转化为全国竞争力?短期投入与长期突破又该如何平衡?当行业集体等待原奶价格拐点时,天润乳业的应对答案,或许藏着中小乳企在巨头夹缝中生存的答案。

营收微降与利润承压

基本企稳的表象下藏着天润乳业的增长乏力。2025年Q3营收6.78亿元,同比降4.84%;1-9月营收20.74亿元,同比降3.81%,降幅虽与行业平均持平,但根据新疆奶业协会数据,同期新疆本地乳制品消费量同比增长2.3%,作为本土龙头的天润,营收增速未跑赢区域需求,反倒是疆内中小乳企凭借低价策略抢占了1.2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

天润乳业在疆内的基本盘并非无懈可击,产品定价与渠道覆盖的匹配度已出现偏差。

图源:天山乳业2025年三季度报告

在2025年三季度,天润乳业的利润端压力则更为突出,2025年Q3,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4.18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992万元同比骤降77.60%。基本每股收益0.0356元/股,同比下滑77.62%,与营收降幅形成明显反差。拉长周期看,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达1061.45万元,同比降幅高达147.66%。利润总额更是从2024年同期的119.07万元跌至负4043.88万元,降幅超34倍,盈利承压态势显著。

这种营收微降、利润大跌分化,并非主营业务衰退所致,而是主动调整与行业环境叠加的结果。据公司公告及民生证券研报分析,第一,为优化牛群结构加大低产牛只淘汰力度,2025年Q3末牛只存栏降至5.19万头,较年初减少约8%,由此产生大额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置损失,仅前三季度该项损失就达1.98亿元。第二,受地方政策调整影响,公司计提学生奶和哺育工程奶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比重同比增加1.31个百分点。

图源:民生证券报告

第三,行业竞争加剧下,公司加大市场投入力度,同时低价引流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导致2025年Q3毛利率降至14.72%,同比下降5.15个百分点,净利率也从2024年同期的6.32%跌至0.64%。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9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4.5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35亿元增长4.37%。现金流与利润的背离,恰恰说明公司主营业务的终端回款能力并未弱化。尽管利润被非经常性损益拖累,但消费者对天润产品的认可、渠道的资金周转效率仍在,这为公司应对短期压力、布局长期发展提供了关键的资金支撑。

新品"热闹"难掩结构失衡

将天润的业务板块拆解对比,会发现其产品创新与业务增长的热闹背后,是结构性失衡的隐忧,核心乳制品依赖疆内,低温产品全国化乏力。

作为核心业务的乳制品板块,2025年Q3呈现"常温稳、低温降"的格局。2025年Q3常温奶收入3.58亿元,同比降3.81%,作为疆内基础款,其市场份额已连续3个季度下滑,主要因本地小品牌以"每升低0.5元"的价格分流客源,而天润未能及时推出性价比更高的大众款,反而将资源投向中高端新品。

低温奶收入2.64亿元,同比降5.87%,一方面受低温产品对冷链、新鲜度要求更高的特性限制,疆外拓展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行业低温赛道竞争白热化,头部企业纷纷加码低温酸奶、鲜奶等品类,挤压了区域品牌的市场空间。

新品"石榴红了""芭乐奶啤"虽在社交媒体有话题度,但实际销售数据堪忧——据渠道调研,这些新品在疆外商超的动销率不足20%,远低于常温奶的45%,冷链覆盖不足,且缺乏全国性品牌营销,消费者认知度低。

天润在Q3加快了新品迭代节奏,试图以差异化破局。2025年三季度,公司陆续推出"石榴红了""八楼记忆爱了"爱克林系列低温酸奶、大杯手工酸奶、芭乐口味奶啤等新品,满足当下消费者对健康功能,地域特色的需求,这些新品虽尚未完全对冲行业压力,但已初步展现潜力。

图源:天山乳业2025年三季度报告

牧业板块的逆势增长,成为本季度业务结构的最大亮点。2025年Q3,公司畜牧业产品实现收入0.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08%,这一增速远超整体业务。乳制品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5年Q3占比达91.15%,但牧业板块的占比已从2024年同期的2.68%提升至4.57%。

这种结构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天润在奶业周期中的主动布局,当上游原奶价格处于下行通道时,通过优化养殖结构提升自给率、降低成本,既能对冲外购原奶的价格波动风险,更能在未来奶价回升周期中,凭借低成本奶源释放盈利弹性。

疆内守稳与疆外破局

天润的区域布局与未来规划,暴露了区域乳企全国化的普遍困境,本土增长见顶,对外扩张低效,2025年三季度,天润乳业疆内收入3.58亿元,同比增10.16%,疆外收入3.00亿元,同比降13.68%。

据民生证券研报指出,这种分化背后,是"疆内守稳、疆外攻坚"的战略差异,在疆内市场,天润作为本土龙头,凭借新鲜奶源和地域认同的优势,市场占有率超40%。

2025年Q3新增1家疆内经销商,总数达388家,通过社区直营门店扩张,比如乌鲁木齐、图木舒克各新增1家进,在疆外市场,受行业竞争加剧、特渠收缩及广东等重点市场承压影响,增长暂时受阻,但公司并未放缓拓展步伐,Q3新增8家疆外经销商,总数达574家,产品成功进入麦德龙、好想来、银座等全国性连锁系统,为后续复苏积累渠道资源。

图源:民生证券报告

疆内经销商增速放缓但质量提升,聚焦核心城市的社区、商超渠道,疆外经销商则以网点加密和系统突破为主,重点布局华东、华南地区的连锁零食店和商超,试图通过大渠道和大单品的模式打开全国市场。这种"质价齐升"的渠道策略,虽然短期面临投入大、见效慢的问题,但长期来看,将为天润从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跨越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天润乳业在疆外缺乏破局单品。虽然产品进入麦德龙、好想来等系统,但在货架上,天润的常温奶被伊利、蒙牛挤压在角落,低温奶因冷链问题常处于"临期促销"状态,新品奶啤则因受众小众难以起量。对比君乐宝通过"简醇0蔗糖酸奶"打开全国市场,天润至今未找到一款能支撑疆外增长的大单品,渠道扩张沦为"无米之炊"。

未来,天润乳业的发展将紧密围绕三大主线展开,行业周期反转、产能升级与政策红利。行业周期的利好释放,当前中国奶业正处于上游去产能的关键阶段,前几年因奶价上涨引发的养殖规模扩张,导致原奶供给严重过剩,奶价持续低迷,倒逼行业进入"淘汰低效产能"的调整期。2025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国主产省份牛奶产量仅增长0.7%,增速大幅放缓,随着牧场逐步淘汰低产牛只、收缩养殖规模,原奶供给过剩的压力将逐步缓解,市场普遍预计2026年原奶价格将迎来触底回升的拐点。

对于天润这类奶源自给的企业而言,这一拐点意味着双重红利,一方面,原奶成本下降将直接增厚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行业整体成本压力缓解后,产品提价的可行性增强,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基此,民生证券预测,2026-2027年天润乳业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24亿元、1.87亿元,实现业绩的阶段性跃升。

图源:民生证券报告

天润乳业的增长逻辑将围绕行业周期反转,产能升级和政策红利三大主线展开。从行业周期看,当前奶业正处于上游去产能的关键阶段,2025年Q3主产省份牛奶产量仅增长0.7%,随着低产牛只淘汰进入尾声,原奶供给过剩的压力将逐步缓解,预计2026年原奶价格有望迎来拐点。

产能升级则为天润乳业长期增长提供硬件支撑,2025年9月,公司年产20万吨乳制品加工项目投入试运营,该项目作为国家级卓越级智能工厂,部署了21个智能生产系统,构建了从奶源到终端的全产业链数据生态圈。

短期来看,天润乳业仍需应对疆外拓展不及预期、原奶价格复苏缓慢等风险;但长期而言,其在新疆黄金奶源带的资源优势、精细化的养殖管理能力、稳步扩张的渠道网络,以及即将释放的产能红利,都让其成为奶业周期反转中的潜力标的。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huii.cc/show/5407.html发布于 2025-10-28 14:00:0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麻辣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261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